新闻中心
致开云kaiyun远互联:转型阵痛将过业绩筑底完成
开云kaiyun开云kaiyun开云kaiyun1、在软件行业整体低迷、企业平台化转型阵痛以及向大型企业客户迁移的三重压力之下,致远互联去年及今年一季度的账面业绩出现了下降与亏损,但其合同负债却仍然创出了四年以来的新高,表明公司已积聚了较强的中期业绩反弹筹码,随着在手大客户项目实施交付的持续推进,预计今年年中开始有望迎来逐步改善。
2、从整个行业市场来看,应用软件行业上市公司去年业绩出现下滑或亏损的公司占比已超过三分之二,创行业历史最差水平,企业及政务级软件公司的整体业绩表现尤为惨烈。不过,随着AGI应用的迅速崛起及中央对地方政府债务支持力度的逐步加码,业界普遍相信企业级软件市场正在构筑长期历史大底。
3、对于企业级软件服务商,拥抱未来AGI时代机遇的最正确姿势仍然是“搭平台”和“建生态”,致远互联推动从产品服务到平台服务的模式转型符合未来行业趋势,这样的转型往往需要企业主动走出原有的“舒适区”去探索新模式和新市场,转型阵痛虽然在所难免,但成功后带来的长期回报也十分值得期待。
根据致远互联披露的财报,该公司去年实现营收8.47亿元,同比减少18.97%,归属股东净利润亏损2.36亿元;今年一季度,致远互联营收为1.05亿元,归属股东净利润继续亏损6698万元——结合财报披露的数据行业数据综合判断,致远互联业绩下滑及亏损扩大主要由几方面原因导致:
一是,行业层面,国内整个应用软件服务市场去年集体低迷,软件上市公司业绩出现大面积的下滑和亏损,致远互联也不例外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二是,企业层面,致远互联推动产品化到平台化转型的过程中经历的短期阵痛,也是导致其业绩下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三是,央国企等大型企业客户和大项目的增多,导致项目交付周期变长,相应地验收确认收入的时间也被延后。此外,致远互联经销商受下游客户需求影响,导致经销业务当期可确认的收入降低,更加剧了该公司账面业绩的下滑。
根据致远互联年报发布前的一次业绩快报数据修正公告,该公司将当时的营业收入较此前预告数下调7130万元,调减幅度达到了7.77%,此举带来的年度亏损增加6815万元,较预告数大幅增长40.64%——致远互联解释,下调以上数据的原因在于:基于审慎性原则,调减经销收入,同时调增相关合同负债。未来,合同负债将会进一步转化为收入。
众所周知的是,最近几年,致远互联一直致力于加速其平台化战略转型,公司正在从传统办公软件供应商转型为以数据与AI 驱动的组织协同运营管理软件和服务供应商,这一转型过程最近几年推进较为顺利,且呈现持续加速之势——然而,这个战略决策及实施过程并非没有代价:
首先,为了战略转型的快速推进,致远互联需要将有限的研发资源和销售资源向平台级数字基座和平台伙伴生态倾斜,这就给转型过渡期内公司的财务表现带来了较大的阶段性压力——前期主要是研发资源投入,这个不难理解:要想启动平台化转型,云原生、AI原生的一体化数字平台显然是战略转型的必要基础设施,这需要致远互联启动从0到1的大集中研发,这个过程外界可见的投入量级大约在5亿元左右,给致远互联带来了较大的研发费用压力,这也是导致该公司前几年业绩下滑的直接原因;后期主要是销售资源投入,这个也不难理解:在V8平台研发基本结束投入商用后,致远互联的大规模集中研发虽然告一段落,但平台生态的建设才刚刚开始,这一过程会带来销售费用的飙升(致远互联最近三年销售费用率分别为39.14%、42.97%和55.49%,呈连续攀升之势),而且在早期平台生态尚未形成规模效应之前,这个成本很难被有效摊薄,这就会造成公司整体运营效率下降,具体呈现在财报层面,就是阶段性的业绩下滑。
其次,从产品服务逐步转向平台服务的过程中,致远互联的客户结构也随之持续发生重大变化,由于平台能力的跃升,该公司的大客户数量明显增多,相关的合同项目服务也更加复杂,项目合同的平均实施交付周期也大幅拉长,此举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该公司合同收入的确认节奏,导致其短期账面收入波动区间明显变大。
毫无疑问,阶段性的业绩下滑是致远互联战略转型过程中所需要付出的必要代价。不过同时也需要指出的是,转型阵痛所导致的项目周期的延长虽然给致远互联带来较大短期业绩波动压力,但同样也带来了更高的中期业绩弹性——很多未能及时确认收入的复杂大客户项目合同收入并没有消失,只是以合同负债的名义暂时“挂账”,随着项目交付实施进度的稳步持续推进,相应的收入确认也有望推动公司后期业绩的回升。
财报显示,致远互联截至去年底的账面合同负债余额达到了2.11亿元,而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这一数字进一步攀升至2.41亿元,双双创下最近四年来的同期最高水平。而且,从最新数字来看,致远互联当前的合同负债余额已经达到了其一季度账面营收的2.4倍,这意味着其实际业务进展要比看起来的账面利润表数据乐观很多——考虑到合同负债余额大幅增长因素和软件服务项目一般交付进度,预计今年年中开始,致远互联的业绩有望逐步迎来改善,当前可能是其账面业绩筑底的最后时刻。
回到整个应用软件行业来看,其实早在2023年开始国内软件市场就已经开始出现明显的“筑底”趋势,软件上市公司普遍出现大幅度的业绩下滑甚至亏损,到去年下半年时情况进一步加剧。直到今年伊始,随着DeepSeek等创新物种的出现,业界普遍相信国内软件行业的全新拐点已经来临,这也给了包括致远互联股东在内的资本市场投资者极大的信心。
根据Wind统计数据,截至4月25日,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已有110家应用软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年报,其中有营收出现下滑的公司有52家,占比47.3%;净利润出现下滑的公司数量更是达到了66家,占比过半,达到了60%;出现年度亏损的公司数量也达到了40家,占比36.4%——如果将营收、利润下滑或亏损的企业累加,去年业绩负向变动的应用型软件上市公司占比将超过三分之二,这无疑是整个行业历史表现最差的一年开云kaiyun。
尤其是:去年以来,受地方债务压力影响,地方政府纷纷搁置政务数字化投资计划,很多政务软件商的业绩下降尤为严重,致远互联也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致远互联目前的五大产品矩阵中,就有两条产品线)是直接面向政务客户市场的专门矩阵——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21年,致远互联的政务数字化收入就占到了公司总收入的14.5%,业界推测其2023年政务业务贡献的收入比重可能达到20%~30%之间甚至更高,因此政务收入的大幅下滑据信是拖累该公司去年整体业务的重要的因素。
不过从年初开始,中央明显加大了对地方政府化解债务压力的支持力度:未来五年,地方政府将获得至少10万亿新发债券额度,其中6万亿将用于置换未来三年内到期的存量债,4万亿将用于未来五年内专门化解地方隐性债务——业界普遍预计,中央的有力支持有助于显著增强地方政府在数字化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能力,政务需求有望重新释放并逐步回升,这对于包括致远互联在内的企业及政务软件服务商来说无疑是个重要的好消息。同时,叠加信创政策的稳步落实,AI+政务将是确定性极强的AI落地赛道之一。
更重要的是,随着DeepSeek等新物种推动的新一轮AI技术革命的兴起,市场对于企业及政务软件商的未来长期成长空间信心*高涨,由此在春节前后的A股市场推动了一波不小的“软件行情”,各大软件股普涨50%以上,有的甚至直接翻番——业界相信,本轮AI技术革命将是足以媲美当年互联网技术革命的又一次历史性的重大社会变革;而且,与前一轮的互联网革命推动C端生活模式大变革所不同的是,目前判断本轮AI革命更大的影响应该在于B端,企业级软件服务行业将是其中的核心受益环节,未来的企业级数字化服务市场的业务和价值天花板,将被迅速推升到全新的高度。
从技术深度来看,本轮AI革命对于未来人们生活方式影响的深度和广度,预计将远超当年的互联网革命,因此如果对照当年的互联网革命给相关行业带来十多年黄金发展期这一周期跨度来看的话,本轮AI革命很可能同样也将开创企业级软件服务行业未来的新黄金十年。不出意外的话,当前的软件行业很可能正处于未来十年的“历史大底”构筑的“黎明前的黑暗”阶段,整个行业未来面临的机会,将远大于风险。
毫无疑问,当前的AI革命已经从技术突破走向场景爆发的早期阶段,技术成熟度越来越高、运行成本越来越低的AI大模型给企业级软件应用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底层基础设施,使得企业数字化服务行业的生态基础和协作模式迎来了大尺度的重构,在这样的技术与行业变革大潮之下,未来的企业软件服务商怎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未来AGI时代的历史机遇?
在4月23日北京海淀西北旺举办的一场名为“聚AI势能、创未来之城”的高规格AI产业活动上,软通动力首席AI官金亚东在出席上午的圆桌论坛时坦言:当前的AI技术发展格局下,很多企业软件服务商越来越不知道未来该把研发资源投向哪里,尽管大家在这个问题上还略存迷茫与争议,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搭平台,建生态”一定是企业软件服务商未来拥抱AGI机会的最正确姿势——他认为,有条件和能力的软件企业一定要重注放在生态建设上,强大的基础平台能力和合作伙伴生态将是决定未来AGI行业应用市场格局的关键。
在当天上午的同一张圆桌上,长期专注软件行业投资与并购的产业金融机构汇森投资合伙人金锐也表示,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大模型开发商所推动的技术革命将绝大部分的传统企业级软件服务商的技术起点和段位一下子拉到了彼此差不多的水平,未来的AGI机会将掌握在那些有场景、有客户的行业软件厂商和应用开发者手中——在他及在场的其他行业人士一致看来,在技术差距几乎被拉平的情况下,既懂行业、又懂业务的企业软件厂商与应用开发者反倒凭借着独特的行业know-how构筑起了更好的相对竞争壁垒,他们将成为未来AGI产业变革重要的首批受益者。
对于致远互联而言,其当前所力推的“平台+生态”模式虽然给公司财务和业务层面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阶段性阵痛,但长期来看,这种模式的先发优势恰恰是该公司未来面对同类型行业对手时*的竞争优势所在。未来的企业级软件服务商要有主动走出原有的“软件产品化”舒适区、积极探索平台化服务、生态化运营新模式、新路径的前沿意识和长期魄力——从这个层面来看,未来AGI时代的企业级软件行业的较量才刚刚开始,现在还远未到谈得失、论胜负的阶段。根据目前的AGI技术进度判断,至少要等到未来三五年之后,外界才能看到这个行业较为清晰的格局,投资者需要以更长远视角去看待这条正处于底层逻辑快速重构的“熟悉的全新”赛道。
公开资料显示,在持续四年多的重注研发之后,致远互联已经逐步摆脱了对于传统应用产品的依赖,成功建立起了基于低代码、云原生和AI重构的AI-COP V8 PaaS企业级数字化平台服务基座,不同行业的生态伙伴和终端用户可以基于这一平台底座、结合自身的个性化场景和需求,去自定义开发自己需要的具体应用——平台服务基础设施的商用,为致远互联的生态运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根据致远互联现有的“平台+生态”运营模式,作为平台商的致远互联,未来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到“AI+低代码”为主的平台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上来,而平台上具体应用工具的构建,则逐步交给那些更懂行业know-how的生态伙伴甚至是终端用户去完成。截至目前,致远互联的生态伙伴在其平台上创立的应用包数量超过了4100个,客户创立的应用数量更是超过12万个,其中单一伙伴通过OEM合作与致远互联的累计合同结算金额超过1.2亿元,其平台生态已经初具规模。